2001年,孟菲和王玉平加入中新社,对“中新风格”这一概念印象深刻。转眼间,十年过去,他们发现这四个字依然时常在脑海中浮现。到了2025年,中新社成立视频新闻部,他们坚信,视频新闻的生存与发展,同样离不开“中新风格”。
郭招金老总对“中新风格”曾作过一段概括:在报道题材选择上,更注重与海外读者的“接近性”,选取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报道;在写作方法上,追求一种让海外读者感到亲切、乐于接受的表述方式,尽量将新闻写得短些,生动活泼和通俗一些。这段话虽然是对中新社文字稿件写作风格的总结,但同样适用于视频新闻。
在坚持“中新风格”的前提下,本文将结合案例,谈谈视频新闻在选题和解说词写作方面的具体问题。
一、视频新闻的选题方向
选题没有绝对的标准和尺度,一个看似无意义的活动,也可能找到亮点;一个看似有报道价值的事件,如果角度不准确,报道也可能平淡无奇。中新社的视频新闻分为通稿和网络稿两种类型,这里主要讨论视频通稿的选题方向,涵盖重大突发事件、社会热点事件、具有对外角度的新闻事件、有特点的社会新闻、民生新闻、文化娱乐新闻、法治新闻、财经新闻等。
1.突发事件处理
对于突发事件,报道组应深入现场进行报道。对于地方性事故、灾难等,分社视频记者应尽快赶赴现场采访。如无法前往,也应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视频素材。
2.社会热点事件
以赵作海案为例,河南分社及时跟进,对赵作海进行了采访,并发布了相关稿件。又如“文强案”与“蒜你狠”,重庆分社和河南分社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。2025年初,对“暴走妈妈”、“最美乡村女校长”、“楼脆脆”等热点事件进行了回访。
3.社会、民生新闻的报道
针对社会、民生新闻,要讲求差异化和特殊性,考虑国内外受众关注的话题,选取独特视角进行报道。如情人节期间,各地分社选取最具特色的活动进行报道。
4.大型活动、展会的报道
大型活动、展会等,要发掘独家角度,发现细节,寻求亮点。如2025年珠海航展,广东分社发布了多篇文章,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。
二、视频新闻解说词写作
视频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包括画面、解说词、人物同期声、现场效果声、字幕。解说词起到对画面的解释说明作用,与画面等其他组成部分共同成就一条好的视频新闻。
下面从视频新闻的标题、导语、主体等方面谈谈解说词的写作。
1.标题制作
标题要准确、生动、简练,具有吸引力。
2.导语写作
导语要准确、概括,避免出现时间指代不明、缺少解释说明、未点题、大段陈述背景等问题。
3.主体部分写作
新闻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,要杜绝“三无产品”(无内容、无逻辑、无自查),确保新闻质量。
4.通讯员稿件处理
记者在处理通讯员稿件时,要避免“后果不堪设想体”与“分路合击体”的频繁出现,选取客观视角,从新闻角度出发。